4月23日上午,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千佛山校区主楼职工之家成功举办“学术新‘秀’场”第一期活动。山东大学研究员、齐鲁青年学者张力舒以“探索无界:科研创新与跨文化求学的破局之道”为题,与学生们进行深入的交流。



在讲座中,张力舒围绕“科研困境破局”、“高质量科研的双引擎”、“跨文化实验室生存法则”以及“研究生/博士生成长建议”四个方面展开分享。她以自身从“科研瓶颈”迈向《Nature》正刊的经历为例,强调科研破局需深度调研与高效执行并重。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科研生活,张力舒还谈到了她在海外实验室的真实经历——从刚去时的“外来者”,到逐渐成为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她鼓励同学们在跨文化环境中,不仅要坚持专业学习,更要学会沟通与融合,将多种思维方式转化为自己的优势。
张力舒为在场的同学们送上了成长建议:科研路上不怕慢,只怕不动;多尝试、多思考、多总结,才能一步步走得更稳更远。“科研无国界,但创新者有祖国。跨文化经历不是简单的技术搬运,而是将不同思维方式熔炼成自己的破局之剑”。张力舒寄语广大学子们,不仅要勇于探索前沿科技,也要牢记初心使命,立足祖国发展需求,做有担当、有情怀的科研人。




张力舒分享了自己如何找到科研方向的经历。她提到,兴趣是最好的起点,但方向需要在不断尝试中逐渐明确。她也曾迷茫、自我怀疑,但始终坚持:既然选择了科研,就要尽力做到最好。正是这种信念,支撑她走过不同国家的求学之路,坚定走在学术的道路上。
“学术新‘秀’场”系列讲座是材料学院为同学们精心打造的一个致力探究原始创新、鼓励跨学科学术交流、推进师生学术互动的创新文化平台,由学院研究生会主办,将持续为学院研究生高水平科学探索提供助力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