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工作 >> 正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普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5日 10:03    作者:    点击:[]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普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500    

一、培养目标    

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专业研究人才。政治思想觉悟高、道德品质修养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在本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部门以及高新技术单位输送高质量的开拓型人才。    

   

二、研究方向    

1.金属材料    

研究金属材料的制备、改性及微观结构特征,探讨不同结构存在的物理、化学机制。    

2.无机非金属材料    

研究陶瓷合成、韧化及制备工艺;研究人工生物材料合成以及与生物活体的相容性,探索替代天然材料的途径;人工晶体材料探索等。    

3.高分子材料    

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工艺及成型技术。    

4.材料物理与化学    

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制备工艺、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合成与性能、磁性电磁波吸收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其水性环保树脂的应用开发等。    

5.材料熔体结构及其遗传工程    

研究材料的液体结构和物理性质及其计算机模拟;材料液态结构与固态组织的相关性、以及凝固过程控制;促进铸造新型和特种材料的设计与制造、先进熔铸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6.铸造合金及其复合材料    

研究铸造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成形新工艺;凝固过程和组织形成规律;以及新型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7.材料塑性成形仿真与模具技术    

研究材料塑性成形新工艺、机理及计算机仿真技术;模具CAD/CAE/CAM;快速原型与快速模具制造,以及相关领域高新科技的研发与应用。    

8.材料连接工艺与控制    

研究先进材料连接的新原理、新技术、以及材料连接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与智能控制,促进高质、高效、低耗、洁净连接工艺的研究与开发。    

9.包装材料与容器    

研究缓冲材料与包装结构力学性能;包装容器设计与制造技术;新型包装材料与智能包装;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包装工程中的应用;包装机械/生产线设计及其自动化,以及相关领域高新科技的研发与应用。    

   

三、学制    

全日制普通博士研究生学制为4年,博士研究生不予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成立以研究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由3-5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其中应有一名校内跨学科的导师或校外导师。    

指导教师或指导小组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博士研究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在博士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内制订完成。    

   

五、应修总学分与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3学分,其中必修9 学分,选修不少于4学分。      

1 必修课9学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学位公共课,计2学分。    

专业外语,学位必修课,计2学分。    

重点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外语写作和交流的能力。    

前沿讲座,学位必修课,计5学分。具体要求:    

1)前沿讲座旨在使研究生熟悉本学科的重要学术理论和前沿性成果,提高博士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和学术交流能力。前沿讲座可采用讨论班、学术论坛、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文献讲座、新技术与新成果介绍等。鼓励博士研究生使用外国语进行前沿讲座。    

2) 基本要求和考核方法:前沿讲座应贯穿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每位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前沿讲座不少于15次,主讲不少于5次。考核成绩按通过、不通过记录,由培养单位负责录入管理系统,具体要求按相关规定进行。    

2 选修课不少于2门,不少于4学分    

开设反映当代科学前沿最新发展成果的博士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程。    

博士研究生在不少于2门专业课(D为课程编号的选修课)基础上,可根据需要再选修学院开设的全英语系列课程。    

3 补修课跨学科或同等学力考入的博士研究生需补修本专业硕士主干课程2门,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    

   

六、中期考核    

博士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在全面进入学位论文工作之前,进行一次德、智、体全面的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在第三学期初进行。考核内容包括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健康状况及学科综合考试等。考核方法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博士研究生应用不少于3年的时间从事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在第二学期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体现学科领域的前沿性和先进性。选题应与导师的科研任务相结合,取自国家、省部级重点研究项目或生产实际中的重大课题。    

博士生应于第三学期初向指导小组及有关专家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计划等,应能反映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经过指导小组讨论认为选题合适,计划切实可行,方能正式开展论文研究工作。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博士研究生应提交1.5-2万字的文献综述。    

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博士论文应做出具有创造性成果,其成果要求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反映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应在有国际影响的中外学术杂志上正式发表,或至少应在公认的高水平的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录用并宣读。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为首的指导小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博士生应在 申请 博士论文答辩前3-5个月向指导小组成员、本专业和相关专业专家全面报告学位论文完成的成果,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是保证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博士生论文预答辩工作应在每年31日至31日或91日至30日分两批进行,通过预答辩的博士研究生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匿名送审及正式论文答辩工作。未通过预答辩的博士研究生应在半年后重新申请预答辩。    

为确保博士生学位论文的原创性和真实性,防止学术失范事件的发生,继续实行原始资料审核制度。原始资料和实验数是指:与学位论文写作有关的由研究生本人通过实验或调研积累而成的原始性数据或报告。学位论文定稿后,须将论文和与论文相关的所有原始资料交指导教师审核签字,导师对学生的原始资料进行认真审核并负完全责任,未经导师审核的博士学位论文一律不得进入答辩程序。原始资料经导师审核后,在答辩时须由答辩委员会再次进行审核。    

材料学院申请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成果的具体要求如下:    

1)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须以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至少发表3篇与课题相关的SCI论文。

在学期间在SCI源刊发表2篇学术论文,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1.其中1篇是材料类一区论文或影响因子10以上论文或是ESI高被引论文;2.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或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有获奖证书);3.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署名前5位。

2)发表论文一律以公开出版(含网络版)为准,已投稿被接收但未正式刊出的论文清样无效。所发表的论文须在线可查且具有DOI

3)以并列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须与本人的学位论文有关,论文篇数按并列作者的人数平均后计算。

4SCIE收录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等级认定以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SCIE分区MATERIALS SCIENCE类为标准。

5学术成果由博士生本人在申请答辩时提交,经导师审查签字后,由学院相关专家参加的毕业审核领导小组逐一审核并进行公示。若不能按时提交或所提交论文未达标准,其答辩申请不予通过。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类别        

序号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总学时数        

学分        

授课单位        

或教师        

考核        

方式        

备注        

必修课        

1        

DP1209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1        

54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2        

D08039001        

前沿讲座        

2-5        


5        

材料学院        

考查        


3        

D08039002        

专业英语        

2        

32        

2        

陈传忠、刘峣、        

张建新        

考试        


 

   

 

选修          

       

1        

DP120900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1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2        

D08039004        

材料学选论        

2        

32        

2        

王成国        

考试        


3        

D08039005        

材料分析方法        

2        

32        

2        

李胜利        

考试        


4        

D08039006        

材料的物理性能        

2        

32        

2        

李木森        

考试        


5        

D08039007        

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2        

32        

2        

孙康宁        

考试        


6        

D08039008        

功能陶瓷        

2        

32        

2        

张景德范润华        

考试        


7        

D08039009        

高聚物表面与界面        

2        

32        

2        

赵士贵        

考试        


8        

D08039010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2        

32        

2        

       

考试        


9        

D08039012        

金属基复合材料        

2        

32        

2        

于化顺刘相法        

考试        


10        

D08039013        

凝固技术        

2        

32        

2        

闵光辉        

考试        


11        

D08039014        

金属塑性成形有限元法        

2        

32        

2        

赵国群王广春        

考试        


12        

D08039015        

塑性成形计算机技术        

2        

32        

2        

马新武        

考试        


13        

D08039016        

现代金属塑性成形        

2        

32        

2        

栾贻国        

考试        


14        

D08039017        

现代连接物理冶金        

2        

32        

2        

邹增大王新洪        

考试        


15        

D08039018        

焊接过程计算机模拟        

2        

32        

2        

武传松陈茂爱        

考试        


16        

D08039019        

界面扩散理论        

2        

32        

2        

李亚江陈茂爱        

考试        


17        

D08039020        

材料结构与物性        

2        

32        

2        

吴莉莉        

考试        


18        

D08039021        

纳米材料合成方法        

2        

32        

2        

石元昌        

考试        


19        

D08039022        

材料物理化学前沿        

2        

54        

3        

周传健        

考试        


20        

D08039023        

纳米材料前沿进展        

2        

32        

2        

尹龙卫        

考试        


 

   

 

全英语系列课程        

1        

C12039009        

Essenti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1-3

32        

2        

闵光辉

陈传忠、刘久荣

考试        


2        

M08039048        

Engineer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工程材料技术        

1-3        

32        

2        

田永生        

考试        


3        

M08039049        

High performance composite materials science

高性能复合材料学        

1-3        

32        

2        

王延相        

考试        


4        

M08039050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多组元数据分析        

1-3        

32        

2        

司鹏超        

考试        


5        

C12039001        

Thermo-Physics of Welding

焊接热物理        

1-3        

32        

2        

武传松        

考试        


6        

C12039002        

Principles and Technologies of Welding

焊接原理        

1-3        

32        

2        

陈茂爱        

考试        


7        

C12039003        

Welding inspection and controlling

焊接质量检测及控制        

1-3        

32        

2        

刘秀忠        

考试        


8        

C12039004        

Sheet metal formingTheory and technology

板料成形理论与技术        

1-3        

32        

2        

忠        

考试        


9        

C12039005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of Surface Engineering

表面工程理论与技术        

1-3        

32        

2        

王新洪        

考试        


10        

C12039006        

Sci. and              Eng.       of advanced polymers

先进聚合物科学与工程        

1-3        

32        

2        

陈国文        

考试        


11        

C12039007        

Advanced Ceramics

陶瓷材料学        

1-3        

32        

2        

张玉军        

考试        


12        

C12039008        

New Methods for Polymer Synthesis

高聚物现代合成技术        

1-3        

32        

2        

赵士贵        

考试        


 

   

   

   

 

补修课        

1        

D12039002        

材料近代研究方法        

2        

48        


刘如伟        

考试        


2        

D12039003        

材料物理        

2        

32        


李胜利        

考试        


3        

D12039004        

金属凝固原理        

2        

32        


刘相法 于化顺        

考试        


4        

D12039005        

焊接物理冶金        

2        

32        


曲仕尧 王新洪        

考试        


5        

D12039006        

塑性变形物理冶金基础        

2        

32        


关小军        

考试        


6        

D12039007        

电极过程动力学        

2        

32        


冯金奎        

考试        


 

   

   

   

 

上一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18 All Rights Reservrd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3号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 邮编:250061 电话:0531-8839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