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忠
发布日期:2015-10-01 作者: 浏览次数:
|
姓名 |
刘秀忠 |
出生年月 |
1962.2 |
Name |
Xiuzhong Liu |
Born |
1962.2 |
性别 |
女 |
学历: |
博士 |
Sex |
Female |
Qualification |
Doctor |
专业技术职务 |
教授 |
硕导聘任时间 |
1997.10 |
行政职务 |
无 |
学术团体兼职 |
焊接学会Ⅰ委会委员 |
|
学习和工作经历 |
1979年9月~1983年7月,山东大学(原山东工学院)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3年7月~1985年5月,在山东煤矿泰安机械厂技术科工作,工程师; 1985年5月~1995年8月,在济南煤气用具总厂技术科工作,焊接质保工程师; 1995年8月~1997年10月,山东大学(原山东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任教,副教授; 1997年10~至今,山东大学材料学院任教,教授; 2003年9月2007年1月,大连交通大学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 2006年9月~2007年9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科学学院做访问学者,进行生物材料的研究。 |
研究领域介绍 |
主要研究方向: 1、微电子连接材料及技术(无铅钎料及其钎焊技术、绿色环保钎料的研制、Zn和Cu及稀土等合金元素在无铅钎料中的合金化机理、无铅钎剂的研制等); 2、焊接质量及其控制(数字超声技术在角焊缝中的应用研究、改进焊接工艺提高一次透视合格率等); 3、新材料及其焊接性、焊接材料、焊接工艺(Zn—Al合金、锌基模用合金等的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及钎焊技术、镁合金/铝合金的钎焊等); 4、材料的表面改性
讲授的本科生课程: 1、焊接基础理论(金属焊接性),必修课; 2、先进连接方法,必修课; 3、焊接材料及其选用,必修课; 4、钎焊,必修课; 5、材料工程导论,必修课; 6、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必修课; 7、微电子及其先进连接方法,全校选修课; 8、现代无损检测技术及应用,全校选修课。 主讲的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材料的表面强化,选修课; 2、焊接质量及其控制,选修课; |
取得科研成果情况 |
发表的论文:
序号 |
时间 |
题? ??目 |
刊物名称 |
位次 |
刊物 级别 |
收录情况 |
|
2009年11月第30卷11期 |
锌基合金钎焊界面区的反应机制及组织结构 |
焊接学报 |
第一位 |
B |
|
1 |
2007年12月第28卷 第12期 |
Sn在ZA合金钎焊界面区的分布及其扩散机制 |
焊接学报 |
第一位 |
B |
EI |
2 |
2007年12月 第12期 |
ZA 合金TIG焊剂对焊接电弧及焊缝成型的影响 |
山东大学学报 |
第一位 |
B |
|
3 |
2006 Vol.28 No.1 |
焊剂在ZA合金TIG焊接过程中作用机理初探 |
山东冶金 |
第三位 |
|
|
4 |
2005.3 |
锌基合金钎焊界面区的微观组织形态及相组成 |
材料科学与工艺 |
第一位 |
|
EI |
5 |
2005.3 (25卷) |
关于高等学校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
科学与管理 |
第一位 |
|
|
|
2005.8 |
Development of fluxes for selected Sn-Cu based lead-free solders |
2005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s packaging technology |
第二位 |
|
EI |
|
2005.No.4, |
锌铝合金钎焊接头组织结构研究 |
焊接技术 |
第二位 |
|
|
|
2004,No.5 |
锌铝合金补焊的研究. |
焊接技术 |
第二位 |
|
|
|
2004,No.7 |
锌铝合金的钎焊研究. |
机械工程材料 |
第三位 |
|
|
6 |
2004.10 |
Zn-Al-Cu-Mg合金气焊接头显微组织的分析研究 |
材料导报 |
第一位 |
|
|
7 |
2004.6 |
高强度ZA合金钎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及性能 |
焊接学报 |
第一位 |
|
EI |
|
2004,No.1 |
陶瓷与金属连接的研究进展 |
山东冶金 |
第三位 |
|
|
8 |
2002.No2 |
新型模具ZA合金TIG焊缝组织及相结构分析 |
焊接学报 |
第一位 |
一级学报 |
EI |
9 |
2001.No3 |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tungsten inert gas welding joint of super-eutectic ZA alloy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 |
第一位 |
一级学报 |
SCI、EI |
10 |
2003.No1 |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in Bond Area of TIG Welding for High Strength ZA Alloy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 |
第一位 |
一级学报 |
SCI、EI |
11 |
2001.No3 |
过共晶ZA合金TIG焊接熔合区成分及微观组织特征 |
焊接学报 |
第一位 |
一级学报 |
|
12 |
1998.12 |
50kg液化石油气钢瓶环焊缝裂纹防止 |
焊接学报 |
第一位 |
一级学报 |
|
13 |
2002.No2 |
变极性方波电源的换向与控制 |
焊接学报 |
第二位 |
一级学报 |
|
14 |
2002.No5 |
过共晶ZA合金焊缝的耐蚀性研究 |
焊接 |
第一位 |
核心期刊 |
|
15 |
2001.No2 |
ZA合金模具TIG焊剂的研制及作用机理 |
石油大学学报 |
第一位 |
核心期刊 |
|
16 |
2000.No1 |
国内外教育测量与教学评价的发展与现状 |
山师大学报 |
第一位 |
核心期刊 |
|
17 |
2000.No2 |
模具用锌基合金钨极氩弧焊焊剂的研制 |
焊接技术 |
第一位 |
核心期刊 |
|
18 |
2000.No1 |
石油气钢瓶接头弯曲裂纹原因及防止 |
山东科学 |
第一位 |
|
|
19 |
1998.9 |
液化石油气钢瓶HAZ裂纹分析 |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
第一位 |
核心期刊 |
|
20 |
2001.9 |
焊剂在ZA合金TIG中的作用机理初探 |
第十次全国焊 接会议论文集 |
第一位 |
|
|
21 |
1999.10 |
液化石油气钢瓶的焊接质量及其控制 |
第九次全国焊 接会议论文集 |
第一位 |
|
|
获得的奖励: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钎料的研究开发(第一位),2002;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高强度锌基合金钎焊技术研究(第一位),2003;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新型模用锌基合金焊接工艺研究(第一位),2000;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可控气氛热处理工艺计算机控制(第三位),1998;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复合双金属冷轧翅片管空气冷却器(第三位),1997;
山东省科技情报成果二等奖,改进焊接工艺提高X射线探伤一次合格率(第一位),1995;
山东省科技星火二等奖,锌基高耐蚀涂层管件系列产品开发(第三位),1993;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优秀论文奖,焊剂在ZA合金TIG中的作用机理初探(第一位),2001;
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钎焊及特种连接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过共晶ZA合金钎焊接头显微组织及其形态(第一位),2002;
山东大学(原山东工业大学),被评为优秀青年知识分子,1999。
|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
曾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Sn-Zn基无铅钎料的研究与开发,2008年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第一位;
镁/铝合金钎焊接头界面区组织及反应机理的研究,2008年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一位;
高强度锌基合金钎焊技术,2009年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成果转化)项目,第一位;
阀门表面激光改性技术研究与开发,横向课题,第一位;
电子连接无铅钎料合金化机理及界面反应,2005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一位
钛合金的钎焊材料及技术的研究,2005年淄博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第一位;
微电子连接钎剂的研究,2004年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第一位;
大型冷却塔强化传热传质及提高冷却效率的研究,2003年山东省国际合作项目,第一位;
“绿色环保”无铅钎料的研究与开发,2002年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第一位;
ZA合金TIG热过程及焊剂机理研究,2001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一位;
数字超声技术及在角焊缝中的应用,2000年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第一位;
新型模用锌基合金焊接工艺研究,1996年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第一位;
新型钎料的研究与开发,1997年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第一位;
高强度锌基合金钎焊技术研究,1998年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第一位;
可控气氛热处理工艺计算机控制,1996年山东省发展计划项目,第三位;
复合双金属冷轧翅片管空气冷却器,1995年山东省科技发展项目,第三位;
锌基高耐蚀涂层管件系列产品开发,1990年山东省科技星火项目,第三位。
|
本人培养的硕士生适合从事工作领域 |
公务员——从事安全管理 技术监督——从事特种设备的检验(特检院) 焊接技术及工艺——质保工程师或技术人员 焊接质量检测——无损探伤技术人员 |
硕导照片 |
|
联系方式 |
13153016043 |
联系地址 |
济南市经十路73号 |
电子邮箱 |
liuxz@sdu.edu.cn |
|